某項目一工人因天熱,違章將安全帽鉆孔散熱,發(fā)生物體打擊事故,致其當場死亡。
規(guī)章制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
安全員整天盯著違章的目的又是為了什么?
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安全員的年終總結...
又想起了這段扎心的安全標語.....
「 01 」
如果你想違規(guī),
請不要連累我,
你丟的是條命,
我丟的可是工作啊!
「 02 」
不注意安全也沒那么可怕,
頂多就是,
把賺來的錢全部交給醫(yī)院罷了。
「 03 」
一個男人不注意安全,
是在給另一個男人打工。
一個女人不注意安全,
是在給另一個女人讓位。
「 04 」
雖然這輩子,
升不了官也發(fā)不了財,
但是我還是覺得,
做個凡人平安到老,
也挺好挺好……
「 05 」
安全關乎你的生命,
它不是一個笑話,
但是如果漠視它,
你就可能成為一個笑話。
「 06 」
安全規(guī)程可以不遵守,
安全防護用品你也可以隨意,
但是,
銀行卡密碼必須留下!
……
這些雖然看起來像段子
可它卻源于真實的安全事件
看完這些標語
還想在安全上偷懶嗎?
安全關乎生命,
請時刻牢記!
可能引起高處墜落事件的高處作業(yè)未按要求搭設安全網(wǎng),
按等同于事故處理,考核五萬元
高空作業(yè)不系安全帶考核10萬元
起重吊裝作業(yè)現(xiàn)場不做封閉隔離,考核五萬元
有多少生命可以重來?誰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?
安全規(guī)程考試滿分才算合格,安全管理不怕嚴厲,就怕廣大員工稀里糊涂。不知道安全是為了誰。很多員工都不把自己當成安全的受益者,對安全是“事不關已,高高掛起”,做事圖輕松,圖方便安全風險完全不考慮,安全規(guī)程完全拋腦后。
一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,對于企業(yè)僅僅是一般事故,連“重大”都說不上,更不要說是“特大”了。而對于死者本人、家庭,損失是“重大”的,而且絕對可以稱是“特大”。
所以安全是效益,安全是福利,安全是幸福,安全是一切,安全的最大受益者是我們自己!
丟臉和丟命,誰的損失大?
企業(yè)出了事故,領導一般會丟臉:做檢查、掏腰包、行政處分、刑事處罰。而我們現(xiàn)場的員工可能丟的是什么?——性命、肌體減少——部分。
學會安全,活著就好
——生命體驗
生命是寶貴的,也是脆弱的,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,活著就好。只要能活著,即使是喝涼開水,吃一頓簡單的面條也是幸福的,因為你活著,活著就好,失去健康時,可以去醫(yī)院,失去金錢時,可以重新掙回來,但失去生命,你卻永遠也無法挽回的。所以,平安是福,活著就好
企業(yè)安全好、我的收入高
——共同體
企業(yè)和員工既是效益共同體,又是安全共同體,更是命運共同體。大河無水小河干,大河有水小河滿。企業(yè)安全了,效益就會好,員工的收入就會高。企業(yè)的安全,決定了每個員工的收入。
安全生產(chǎn),誰是主角?
對自己的安全,我們責無旁貸。對企業(yè)的安全,我們義無反顧。對他人的安全,我們有監(jiān)督和幫助的責任;我有提醒和制止的義務。
四不傷害
不傷害自己:是我們工作中必須做到的最低標準。
不傷害他人:是最起碼的職業(yè)道德。
不被他人傷害:是難以做到而又必須做到的職業(yè)規(guī)范。
保護他人不受傷害:任何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團隊中的一份子,要擔負起關心愛護他人的責任和義務,不僅自己要注意安全,保護團隊的其他人員不受傷害,是每個成員對集體中其他成員的承諾。
四不放過
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過
責任人與其他員工未到教育不放過
有關責任人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
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
一人違章,大家遭殃。
——團隊安全
沒有人能夠脫離社會獨自生存。安全不是哪一個人的事,而是整個團體的事。一人把關一人安,眾人把關穩(wěn)如山。
相互提醒夠朋友
提醒是義務,提醒是責任,提醒是關愛,提醒是幸福。團隊安全從聽得進提醒開始,有一種安全檢查方式叫詢問,還有一種安全管理方式叫請教,詢問和請教,實質就是提醒。
提醒安全,只要是善意的提醒,我們都應該接受。關照和提醒,對安全伙伴之間特別適用。因為你雖然有互聯(lián)互保的責任,但并不具備批評和教育的權威,用詢問和請教的口吻提醒,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假如你是事故為害者
安全有個特性,你忽略它的時候,它總是不甘寂寞;總會有辦法讓你注意到。這個糟糕的辦法就是事故。一個失誤,一切變得不可接受而又不得接受,事故受害者的心理創(chuàng)傷不是外人能夠輕易了解的。身體形象的改變,常常讓他們遠離人群。回避與人接觸,造成生活圈的封閉以及思想的狹隘,久而久之,就越來越不能適應現(xiàn)實世界。一日造成殘疾,生活上的諸多不便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來調整,許多原本易如反掌的動作變得比登天還難,要在他人的協(xié)助下才能完成,這對自尊來講,又是一個很大的打擊。
思考一下:請設想一下,如果你失去了一只手、一只腳或者再也聽不見,看不見,你和你的家人今后的生活會發(fā)生多么大的變化?
風險危害時時想,勝過領導天天講。
——危害辨別
我們每個人身處風險包圍的世界。風險總是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相伴而行。平平安安上班、高高興興回家。能夠下班正?;氐郊揖褪羌档酶吲d的事情。風險和危險是兩個不同的詞。風險是個更大范圍的概念,這是危險事件出現(xiàn)的概率,表示出現(xiàn)危險的可能性大致會有多大:風險的另外一個含義是,危險出現(xiàn)的后果嚴重程度和損失的大小比例。危險是一個事實,是定性的東西。風險是可以量化的,能夠用數(shù)字來表示。風險=暴露頻率×嚴重性×概率
意識不到危險,才是最大危險
——泰坦尼克號啟示錄
有些設備,人們自以為是地認為是萬無一失的,過若干年再看,會發(fā)現(xiàn)是那么的不堪不擊,我們永遠不能對設備抱有幻想,希望越高,失望越多。
集體忽視危險的存在,事故就不可避免。很多事故并非沒有征兆,只是被忽略、被輕視、被拒絕接受了。緊繃安全這根弦指的就是風險意識。
麻痹大意,事故親戚
有一種心理叫粗心,有一種狀態(tài)叫大意,有一種病癥叫麻痹。俗語說“淹死會水的,打死會拳的”。如果注意到99%的細節(jié),而放過了1%,事故就有可能產(chǎn)生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“不怕一萬,只怕萬一”。
如何來醫(yī)冶粗心大意這個毛病呢?
第一、樹立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(jié)。第二、給自己添加壓力,時刻保持清醒的狀態(tài)。
第三、無論順逆境,平地還是險境,都不要放松警惕。(小心駛得萬年船。居安思危,時時留心,才能處處順心。)
崗位危害我識別,我的安全我負責。
——發(fā)現(xiàn)隱患是成績更是能力。
風險伴隨著每個工作環(huán)節(jié),每個操作步驟。危險自然也存在于每人崗位。
危險識別必須問的三個問題是什么?
1、存在什么危險源?
2、傷害怎么發(fā)生?
3、誰會受到傷害?
危險辨別到底該由誰做?
答:企業(yè)里的每個崗位、每個員工都應該承擔起危害識別的責任。
可以向上報告,但不能坐等上級解決。
——放過隱患,必有后患。
事前百分之一的預防,勝過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整改。灰色企業(yè)是什么?
是指出事故的企業(yè)屬黑色,絕對不會出事故的企業(yè)是白色,但白色企業(yè)不存在,除了已經(jīng)出了事故的企業(yè)外,都屬于灰色。
只要有可能,就讓它變成不可能
——扔掉不一定,消除不確定。
有隱患不一定出事故,出事故背后一定有隱患。
只要有隱患存在,觸發(fā)條件一出現(xiàn),必然會造成事故。不忽視小概率事件,不放過可能性小的隱患,因為,再小的概率,一旦發(fā)生也是百分之百的損失。
千里之堤 毀于蟻穴。
——細節(jié)不容放過。
人在隱患沒有變成禍患的時候。往往意識不到隱患的存在。防微杜漸,是安全的根本。
“防微杜漸”勝于“亡羊補牢”。
從安全角度講,隱患剛出現(xiàn)時,制止很容易,等到到了一定的程度形成一定的氣候,再去治理就難了??墒乾F(xiàn)實就是人總是忽視細節(jié)的隱患,而是使小隱患變成大隱患。所以治理隱患我們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注入到細節(jié)上去。
安全基礎不牢、企業(yè)地動山搖。
——作風散漫,就是隱患。
抓安全管理,如果不抓隊伍建設,就是空談。
低標準?就是老毛病、壞習慣,是作風散漫的集中表現(xiàn)。
什么叫“三老四嚴”?
“三老”就是當老實人、說老實話、辦老實事。
“四嚴”就是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、嚴密的組織、嚴肅的態(tài)度、嚴明的紀律。
什么叫四個一樣?
黑夜和白天一個樣,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,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,有沒有人檢查一個樣。真正做到“我要安全”而非“要我安全”。
8小時內外,不留隱患
——安全需要全天候
企業(yè)在8小時以外能做的事有限,要消除員工8小時以外的隱患,做到高高興興上班,主要靠員工自己。走上工作崗位就不能帶著情緒,如果一個人上崗帶著情緒,那就是一個嚴重的安全隱患,而這個隱患就是從8小時工作以外帶過來的,因此8小時以外的時間也會影響到安全。所以安全不僅與工作相連,也與生活相融。下了班以后,你只要不犯法,吵不吵架,喝不喝灑,睡不睡覺,都是你的私生活,但是,你要知道,情緒會延續(xù),灑精會延續(xù),疲倦也會延續(xù),最主要的是思想意識會延續(xù)。如果你頭天晚上吵架、打架、酗酒、賭博、通宵上網(wǎng)不睡覺,第二天早晨上班哪來的精神,怎么有干勁,怎么有精力,怎么會不出事故?
黃泉路上無老少,違反規(guī)章先報到
——對付“三違”須“三嚴”。
安全管理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嚴格不起來,落實不下去。
違章一旦形成了習慣,根治起來就很困難。違章就是違法,違法就得受懲罰。
“三違”是指違章操作、違章指揮、違反勞動紀律。對付“三違”就必須“三嚴”。
“三嚴”是指嚴格管理、嚴明紀律、嚴肅問題。
做到“三嚴”靠“三鐵”來執(zhí)行。
“三鐵”是指鐵面孔、鐵手腕、鐵心腸。要實打實,硬碰硬,不心軟,不為人情所困。
規(guī)章制度血寫成、不要用血來驗證。
——感謝制度和規(guī)程
制度的本意是什么?
制度就是規(guī)矩,就是人們做事必須遵守的尺度。
制度的靈魂在于執(zhí)行。
企業(yè)最缺的不是制度,而是制度的執(zhí)行,對于安全制度和規(guī)程,我們要有兩種正確的態(tài)度,一是要知道敬畏,二是要懂得感恩。
習慣性違章,不能習慣性不管
——寧聽罵聲,不聽哭聲。
什么叫習慣性違章?就是不良的作業(yè)傳統(tǒng)和工作習慣,而這些習慣違反了安全規(guī)程,習慣加違章,習以為常,習慣成自然。
習慣性違章就是員工有錯不改,一錯再錯。習慣性違章的三個特點:
頑固、傳染、傳承。
習慣決定安全,好習慣讓人一生平安,壞習慣讓人禍事連連。
對習慣性違章,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習慣性不管?
不會管。業(yè)務不熟、制度不清。
不能管。自己也在違章。
不敢管。管理者怕得罪人。
懶得管。責任心不強。
只要是隱患再次出現(xiàn),就是人們的習慣性違章。
如何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,必須遵守安全實踐中的三大法則:
法則一:安全知識勝于安全設施。
什么叫安全知識:就是人們面對風險時,知道該怎么做,包括安全規(guī)程、安全制度、安全常識等。
法則二:安全意識強于安全知識。
我們工作中的“三違”,絕大多數(shù)人不是不知道違章,而是有意無意地違章,這就屬于安全意識淡薄的表現(xiàn)。
法則三:安全意愿優(yōu)于安全意識。
所謂安全意愿:是指員工履行安全生產(chǎn)職責,實現(xiàn)安全績效的意志和原望,也就是說員工在工作中要主動地去追求安全,而不是要別人來要求你。
安全的行為習慣
既是個人平安
家庭幸福的支點
是企業(yè)發(fā)展壯大的支點
也是國家興旺昌盛的支點
01/ 健全機制,規(guī)范管理如何培養(yǎng)員工的安全行為習慣
企業(yè)要健全安全生產(chǎn)長效機制,規(guī)范生產(chǎn)安全管理,認真做好安全體系的建立和安全責任、安全措施在生產(chǎn)現(xiàn)場的落實,使檢查整改規(guī)范化、技術培訓制度化、安全管理標準化,扎實做好安全日常管理工作;要形成長期、長效的安全管理文化,強化全員安全生產(chǎn)責任意識,將安全規(guī)程、安全要求化為員工的自覺習慣和行為。
02/
警鐘長鳴,安全常講
要利用班前會、安全警示牌、宣傳標語、安全培訓等多種形式,廣泛開展安全教育,大力激發(fā)安全生產(chǎn)“正能量”,時時提醒職工勿忘安全生產(chǎn),促使安全宣傳教育入腦、入心;要大力抓安全親情教育,組織開展發(fā)送安全祝福短信,邀請家屬參加安全座談會,促使安全宣傳教育入家庭,讓員工親屬常吹安全風,督促員工養(yǎng)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。
03/
海恩法則,抓早抓小
海恩法則指出: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,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。在日常安全生產(chǎn)工作中,員工一些細小的錯誤行為很容易被忽略,有的職工甚至視而不見,個別管理干部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長此以往必然會助長員工的不安全行為習慣。因此,對一些“未遂先兆”,一些小的隱患、小的意外要做到抓早抓小、分析總結,及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,以防小的隱患從量的累積轉化成大的事故。務必要強化“安全無小事”的理念,務必要以小見大,務必要防微杜漸,釘牢安全的“鐵釘”。
04/
墨菲定律,杜絕僥幸
墨菲定律即“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”,引申到企業(yè)安全管理上就是“凡是可能發(fā)生安全事故的隱患就必定會發(fā)生安全事故”。很多不安全行為習慣,都是僥幸心理造成。今天沒出事,不等于明天不會出事;之前一直沒出事,不等于某一天不會出事,大意、僥幸將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的發(fā)生。這就需要企業(yè)安全管理部門將管理前移、處罰前置,把安全隱患當做安全事故一樣嚴肅對待,加強事前督辦,減少那些走形式的檢查。要培養(yǎng)員工“鄰里失火、自查爐灶”的憂患意識和工作責任心,及早發(fā)現(xiàn)、及早消除安全隱患問題,減少生產(chǎn)安全事故的發(fā)生。
05/
創(chuàng)新方式,養(yǎng)成習慣
部分企業(yè)員工安全意識不強,甚至存在違章作業(yè)、盲目蠻干等生產(chǎn)習慣。而一個人工作習慣的形成或者改變,與他自身的情況以及所處企業(yè)的內部環(huán)境密切相關。這就需要企業(yè)安全管理人員開動腦筋,創(chuàng)新方法,可以把員工的生產(chǎn)安全行為納入考核指標,將安全行為習慣與考核獎勵掛鉤,要推動一線員工從“要我安全”向“我要安全”轉變,促使員工自覺養(yǎng)成安全的行為習慣。
06/
熱爐法則,執(zhí)“法”必嚴
熱爐法則意思是說,各項規(guī)章制度應該成為一座燒紅了的“熱爐”,它具有3個特點:一是事先警告,此爐是燒紅了的,一看便知道它能燙傷人;二是不管貴賤親疏,誰碰它它就燙誰;三是說燙真燙,不是擺架子嚇唬人的。要確保安全生產(chǎn),企業(yè)僅僅有了安全管理制度還不行,還要遵循“熱爐法則”不折不扣地落實安全管理制度、推動安全操作規(guī)程得到執(zhí)行。否則安全管理制度就變成了“橡皮筋”和“稻草人”,失去了約束力和震懾力,生產(chǎn)安全就無法保障。對于安全執(zhí)法部門來說也是一樣,要做到有法必依,執(zhí)法必嚴,發(fā)現(xiàn)安全隱患問題必須及時督促企業(yè)整改,該處罰的處罰、該查封的查封,這樣做安全管理制度、安全操作規(guī)程才能對企業(yè)員工產(chǎn)生有效的約束力。
07/
堅持原則,無情勝有情
安全生產(chǎn),關乎生命。如果安全管理人員“有情”,對違規(guī)操作的人員網(wǎng)開一面,看似“皆大歡喜”,實則“后患無窮”。一次得過且過,事故就可能會悄悄帶走員工的健康和生命,那時體會到的才是真正的“無情”。 安全管理人員對待工作要不打折扣,落實制度要鐵面無私,要堅持原則、敢于碰硬,要敢于揭露、正視、消除安全隱患問題。寧可事前招來“罵聲”,不要事后聽到“哭聲”;寧可事前當“黑包公”,不要事后做“紅孩兒”。
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
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
而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
安全意識的樹立
安全觀念的形成
安全習慣的養(yǎng)成
都非一日之功
既需要員工個人自覺地“修”和“養(yǎng)”
也需要企業(yè)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地督促
只有大家都養(yǎng)成了安全的行為習慣
才能遠離事故、遠離傷害
才能讓員工家庭幸福美滿
人民群眾安居樂業(yè)